加碱的掌握
加碱的目的 加碱中和有机酸,消除了酸味,产生有机酸盐而带有香味。同时,面团发酵过程产酸使面筋蛋白质带正电荷增加,不利于它们聚合成微纤结构,减弱了他们的强度也使面团延伸性下降,从而使馒头容易萎缩。因此,过夜发酵后必须加碱中和面团中的酸。碳酸钠(食用碱)与酸相遇能够产生二氧化碳,也起到了蒸制过程的再启发作用
加碱过多过少的后果 加碱适度,馒头柔软洁白,富有发酵的香甜味。加碱不足,馒头发青发暗,组织僵硬,口味发酸,甚至出现萎缩现象。而加碱过量,馒头发黄,容易裂口,碱味重,有可能出现一种苦涩味,同时也造成大量B族大量维生素的破坏。
加碱量的判断 面团发酵的老嫩差异很大,加碱量在每100kg面粉150-600g。如何判断加碱量合适与否是老面发酵法的技术关键。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师傅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实用的判断技术,常用验碱方法有以下几种。
闻:又称闻碱,将酵面揪下一块,放在鼻前一闻,有酸味既是碱小,有碱味则是碱大了。,若闻着有正常的面香气味,就是加碱适当。此方法要求嗅觉灵敏的操作人员,并且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
尝:取一小块面放在嘴里嚼一下,有酸味,粘牙,则是碱小;有碱味,则是碱大。没有酸味而有面香味则是适量。或把面用舌舔一下,发甜就是用碱正常;发涩就是碱大;发酸就是碱小。
看:在和面机和面接近终点时,用刀将酵面切开看其蜂窝,其孔洞如芝麻大小,分布均匀则正常;孔洞大而不均匀则是碱小;孔洞小而长甚至出现黄色则是碱大。
碱的加入与面团pH值调节 直接加入碱面可能难以拌匀,产品出现黄色斑点,俗称“酵花”,会影响成品外观。因此,将碱面用少许水溶解后再加入,或在碱水中加一点干面粉搓成面絮加入面团在充分搅拌均匀为宜。当加碱过量时可以加入适量白醋增加酸度。
拍听法
用手拍打面团,如果发出“嘭嘭”的声音,说明酸碱合适;如果发出“空空”的声音,说明碱放少了;如果拍打之后发出“叭达、叭达”的声音,说明碱放多了。
剖看法
用刀将面团切开,看其剖面,如果剖面出现有芝麻粒大小的孔洞,而且分布均匀,说明碱放得合适;如果剖面出现的孔洞小,而且是细长条形,面团色泽发黄,说明碱放多了;如果剖面出现孔洞大,而且不均匀,面团色泽发暗,说明碱放少了。
嗅味法
用手扒开面团,嗅其原味,如果有酸味,说明碱放少了;如果有碱味,说明碱放多了;如果只闻到面团的香味,说明碱放得正合适。
抓感法
用手抓面团,如果面团发沉,没有弹性,说明碱放得多了;如果面团不发粘,又不发沉,而且有一定弹性,说明碱放得正好。
尝味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嘴来尝味。揉好碱液的面团,放入嘴中少许,如果感觉有酸味,可再投入碱液;如果感到一种碱涩味,说明碱放多了;如果觉得有甜味,就是碱放得合适。
现在有了复合型食用碱-佳多美M,不但效果,使用更方便,勺尖网、淘宝网都有卖的,可以买一小包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