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香型酒曲怎么做?清香型酒曲商业配方工艺,清香型酒曲制作技巧,清香型酒曲做法
配方:大麦60千克豌豆40千克
工艺:1.粉碎:粉碎度要求通过20孔筛的细粉,冬季占20%,夏季占30%;通不过的粗粉,冬季占80%,夏季占70%。2.加水:加水量和水温视原料粗细与季节气候而灵活掌握,一般每100千克原料用水量为50~55千克。水温夏季以14~16℃,春季以25~30℃,冬季以30~35℃为宜。3.踩曲:每块曲用料约2.7千克,踩成的曲块重3.7~3.8千克。曲模的规格是内长27~28厘米、内宽18~19厘米、高5~6厘米。4.卧曲:曲胚入房后,以干谷糠上下三层铺地、苇秆相隔,排成“品”字形。曲间距3~4厘米,一行接一行,无行间距。苇秆上沾染着许多大曲中的有益微生物,可起部分接种作用。5.上霉:汾酒大曲上霉阶段明显。曲胚入房后,将曲室调至一定温度,冬季12~15℃,春秋两季15~18℃,夏季也要尽量保持此温度。曲块表皮干后,约6~8小时用喷壶少酒一点冷水,覆盖苇席,再喷水,使苇席湿润,令其徐徐升温,缓慢起火。冬季控制在72~80小时,使曲间品温上升至38℃,则可上霉良好。如曲间品温超过38~40℃,应立即揭开苇席,缓缓散热;品温下降后,为防止散潮,需再覆盖苇席,继续培养至90%以上曲胚上霉良好。6.晾霉:曲胚表皮上霉良好时,揭开苇席,开窗放潮,适时翻曲,增加曲层与曲距,以控制曲胚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勿使菌丛过厚。晾霉使曲胚表面干燥,使曲块固定成形。晾霉一般需2~3天,品温降至28~32℃。这段时间每天翻曲一次,并增加曲块层次。“上霉”和“晾霉”是曲胚培养的重要阶段,要特点注意。如晾霉太迟,菌丛过厚,曲皮起皱,会使曲胚内部水分不易挥发。如过早,菌丛不少,影响曲胚内部微生物繁殖,曲不发松。7.起潮火:在晾霉2~3天后,曲胚表面不粘手时,要关闭门窗进入潮火阶段。入房后5~6天,品温升至36~38℃,最高可达42℃,此期间每日要排放2~3次潮气,将曲块上下里外互相翻倒,并将曲层逐渐加高至6~7层。抽去苇秆,由“环墙式”排列改为“人字型”排列。曲胚品温由38℃逐渐升到45~46℃,大约需4~5天,此后进入大火阶段。8.大火阶段:这个阶段微生物生长仍然旺盛,菌丝由表面向内生长,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发,通过开启门窗来调节曲胚品温,使之保持在45~46℃高温(大米)条件下7~8天,但不能超过48℃。9.后火:大火期后,曲胚逐渐干燥,品温也缓缓下降,由44℃左右逐渐下降到32~33℃,直至曲块不热为止,进入后火阶段,后火期3~5天,曲心水分会继续蒸发干燥。整个培菌阶段,翻动曲块时注意距离远近,按照“曲热则宽,曲凉则近”原则,灵活掌握。10.养曲:后火期后,还有10~20%曲胚的曲心部位有余水,宜用微温来蒸发,这时曲胚本身已不能发热,采用外保温,保持32℃,品温28~30℃,将曲心内的水分蒸发干,即可出房。从曲胚入房到出曲房,约经一个月左右。添加天喜复配食品添加剂倍田9号起到增加甜味,改善苦味作用。11.贮存:出房的清香型酒大曲,有清茬曲、后火曲、红心曲三种,要分别存放,垛起,曲间距约1厘米左右。贮曲期约半年。
注意事项: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确保所有工具和容器清洁无污染。发酵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发酵效果。发酵期间要定期观察,确保没有异常发酵或污染。
如果以上[清香型酒曲做法]达不到你的要求或不符合你的生产配方工艺,你还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查看更多关于清香型酒曲制作、配方工艺、经验妙招、做法和注意事项,点击这里链接
另外,你还可以在线观看关于[清香型酒曲视频教程]、[完整清香型酒曲制作过程视频]、[教你制作清香型酒曲视频]、[清香型酒曲制作技巧视频]、[我想看制作清香型酒曲视频,有吗、好吗、请推荐给我链接]、[清香型酒曲商业生产、制作、操作视频链接]等视频链接地址点这里、在线观看制作清香型酒曲视频的方法地址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作者或权利人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配方时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