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盐香榧子做法

1.原辅材料
2.操作要点
(1)选料选用顶端尖,基部微宽,壳薄而脆,种衣褐色微皱的香榧子果。
(2)原料预处理将采来的香榧堆放在晒场上,堆高约50厘米,上面盖一层相草,经常浇水、使假种皮腐烂。经过7~10天,剥去假种皮,再继续堆放约10天,使仁衣(内种皮)由紫红色逐渐转为深褐色。
(3)漂洗将香榧子装入竹萝内,在清水中漂洗干净。
(4)暴晒将洗过的香榧子堆放晒场上,在阳光下暴晒,当质量降为原质量的85%时,即可认为干燥适度。每100千克香榧子,去除假种皮干燥后可得种子30千克左右。将处理后的种子装在竹篮、竹篓等通风的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照射,可储藏到第二年4~5月份。
(5)第一次炒制预先将5千克米粒大小的沙子倒入铁锅炒热,然后掺混5千克晒干的香榧子一起热炒,并不断用锅铲翻拌。约经10分钟,当种子外壳灼手、种仁两头微黄时,即可出锅,筛去沙子,
(6)浸盐将香榧子装入布袋内,然后浸入椒盐水中。每100千克香榧子用椒盐4~5千克。浸泡5~10分钟后取出滤干,
(7)第二次炒制将滤干后的香榧子进行第二次炒制,先将沙炒热,接着把浸过椒盐水的香榧子倒入铁锅内再炒,一直到种仁呈米黄色时取出。炒时火力要均匀,不能太猛,以免外壳焦化。每100千克香榧子可炒得70千克椒盐香榧子。
(8)包装炒好的香榧子冷却后,应将其放入密封的容器内,以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避免受潮。否则,仁质一经受潮,便失去香脆特色,而且种衣很难去掉,吃时就感涩口。
3.产品特点
壳面洁净光亮,仁肉黄色,饱满,空瘪粒不超过3%,炒熟后去“衣”容易。人口香、松、脆。
4.注意事项
①香榧子入锅后,火力不能太猛,并要保持均匀。如火力过猛,外壳易焦,仁衣不易剥去。
②淡炒香榧子不用盐,炒法同上。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