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松子做法

1.原辅材料
松子 50千克 食盐 3千克
白糖 1千克 白沙 5千克
舒欣脆A 400克
2.操作要点
(1)选料将松子过第,去除杂质。
(2)第一次炒制先将白沙入锅炒烫,然后将白砂糖加水溶化到人锅内,待糖烟刚一冒出,即将松子放入(松子与白沙的比例为10:1)、不停地翻炒,火候要稍急,但不宜过猛,炒至松子发响,出锅后筛去白沙。
(3)浸盐将炒好的松子浸入盐水中片刻,即可捞出沥干。
(4)第二次炒制仍需将白沙炒烫、然后将浸过盐水的松子倒入黑再炒。火候要稍缓,以免炒烟。经5~6分钟后,取几粒松子砸开,如果肉已星象牙黄色即可高火。筛尽沙子,待松子晾凉后即为成品。
3.产品特点
松子外表光亮,无焦黑,果仁呈象牙黄色,香、成、酥、脆俱全。
4.注意事项
①炒制时的火候,第一次稍急,但不宜过猛,第二次稍缓,
②家庭少量炒制,白沙、食盐的用量可参照上述比例。盐水中如能加入适量的糖精,其味更佳。
③松子有一层坚硬的外壳,直接炒制不开口,食用很不方便。开口松子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间题。一定浓度的碱液在一定温度下可使松子半纤维素层溶解,而不损坏木质化的中层细胞。但果皮上有一发芽孔,在除去外层细胞后,发芽孔就直接外露,外壳就能从发芽孔沿种脐方向开裂成为开口,于是就可以轻易把外壳分为两半、食用非常方便。通常的做法是:
a.选松子肉饱满、大小均匀的松子,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b.再在松子0.5倍的90℃、1.5%的氯氧化销溶液中浸泡20~40分钟,开口率达到99%。
c.浸泡后用水冲洗并用低浓度盐酸液或柠檬酸液中和。
d.中和后用水冲洗,同时与水一起离心片刻,除去外皮。
e.去皮后,黏附于外皮与外壳间的碱游离出来,使pH值上升,故需进行第二次中和,然后浸泡一段时间,则完全除去碱液。否则松子有涩味。此时可加入调味物质浸泡一段时间,使松子口味更好。
f.处理后的松子可入锅进行炒制。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