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料预处理→原料筒精处理→食品级添加剂浸泡→缓水清洗剖片→切花机斜压花→机器切条→漂烫→冷却→检验、单冻机速冻→分级检验→包装→过金属探测仪(CCP2)→-18℃或以下温度冷储
一、原料预处理:
去头,去脏,去耳。
二、原料筒精处理:
1.用扒皮机去掉外皮,去皮要干净,压筒时不要太用力,避免去掉鱼肉。
2.人工清洗搓掉残留外皮。一手压住耳根,一手抽出中刺。翻筒清洗筒内内脏及杂质,注意避免将尾尖洗碎、翻碎。尾尖的皮和沙要清洗干净。
3.用脱膜机将内膜去处干净。中刺附近的零散内膜必须脱净。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4.将带有残留鱼皮、内膜、沙等杂质的鱼筒,重新进行返工。翻筒人员将筒翻回,去边尖,尾尖宽度2-2.5cm。
5.按照鱿鱼大小分级称取确定数量,准备泡药。
三、食品级添加剂浸泡:
将分级后的半成品鱿鱼筒进行浸泡。
120-150 3.4% 1.2%
150+ 3.6% 1.5%
注:产品浸泡是生产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出成,因此,操作人员务必严格执行并认真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四、缓水清洗检验:
1.换水步骤:槽中药水排掉→加入清水搅拌5分钟放水→再次加入清水清洗后放水→加入清水和足够的碎冰进行降温
2.换水结束后一小时内水温要达到5℃以下。
3.将浸泡后筒,用常流水清洗至少两遍,并去除外在杂质。
五、缓水清洗剖片:
1.将半成品筒用常流水清洗至少两遍,并去除外在杂质。
2.沿鱼体中刺线用刀将筒剖开,注意不能剖斜,要剖成笔直直线。
3.片上硬肉用刀挑去;
备注:硬肉向外的唇边部位不需完全切除掉,用刀轻划修齐即可,目标是唇边要成一条略笔直的直线(但无花区域要切除);
六、切花机斜切花:
1.将剖开的鱿鱼片用刀距5mm的斜切花机切花,切花前切花机刀片深度要调整到鱼片厚度的60-80%(直尺检验),最厚处达到80%,最薄处达到60%。切花面是鱿鱼筒的内里面,第一次切花时片的唇边线与传送带运行方向成45℃角,第二次切花与第一次压痕方向垂直,斜切花大小5*5mm,要注意使片不发生卷边;
2.非正常鱿鱼片硬度的、污染严重的挑出块冻,做为内销品;
3.切花后的片不能积压,若出现积压,积压在筐中的切花片要切花面朝上,并培上干净碎冰;
七、机器切条:
1.将压花片用5-5-6刀距的切圈机切条。
2.使用切圈机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清理塑料滚的缝隙里的鱿鱼碎肉;
3.使用切圈机每一小时进行一次切圈机传送带和刀片的全面消毒;
八、漂烫、冷却:
1.将切好的条在90-95℃的水中进行漂烫,每筐2-3kg,漂烫时间4-6秒;
2.漂烫后的条立即放入0-2℃的冰水中冷却5-8秒,然后捞出,将筐在槽沿轻卡5下,放置控水架控水2分钟。保证表面尽可能少的残留水分;
九、手工切条:
1.总述:人工按照长度4-7cm,,重量12-20g进行切条,平均重量要靠近16g,不能切斜;
2.切后短册中存在污染、发黄、发红现象的要用刀修整或直接挑出,单冻机速冻,做为内销品;
十、挑选:
1.漂后卷曲两边要保证闭合。
2. 两边缝距小于5mm同时连接处长度小于总长的1/2的允许出现,但不得超过每袋数量的5%。
十一、单冻:
1.将挑选好的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鱿鱼花切花面朝上摆上单冻机板带,快速冷冻,冷冻过程中不能使鱿鱼花粘连。
2.冻后出现的接近成品的产品,轻微解冻,用手修整开口后重新冷冻,保证开口的形状完全闭合。
十二、包装:
1.将次品挑出,将断裂的鱿鱼花挑出,将有外来杂质、表面附着外来异物的鱿鱼花用刀进行轻微修整,要求:无外来杂质、无自身杂质(中刺、皮、内膜等)无外来异物,无破裂;
2.将重量不合标准的挑出,要用精确度能达到0.2g的电子秤操作;
3.每袋1000g,让重8-10g,不挂冰衣,1KG*5/箱(净重);
4.盖印的日期、保质期,要求整齐清晰;箱必须干净、无破损、无霜花,折扣整齐。
十三、金属探测仪(CCP2):
每袋成品都要放在金属探测仪的传送带上,进行金属检测,要保证每袋成品都能通过金属探测仪而金属探测仪不发生报警。
十四、入库冷储:
保持库温在-18℃或以下,冷库储存。入库过程中搬运产品要轻拿轻放,叉车叉货时不可将货物贴到叉车作业板,防止外包装盒被污损。
备注:
A.加工过程中各工序不能积压;
B.每筐产品的数量不能超过筐中数量的2/3;
C.筐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叠放,必须“+”放,防止交叉污染;
D.必须保证冷库库温在-18℃或以下才能进行存放。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作者或权利人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