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中药名。为蚶科动物魁蚶 Scapharca inflate (Reeve)、泥蚶 Tegillarca granosa (Linnaeu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Lischke) 等的肉。分布于我国沿海等地。具有补气养血,温中健胃之功效。常用于痿痹,胃痛,消化不良,下痢脓血。
中药名称:蚶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纲:双壳纲
目:蚶目
科:蚶科
属:1、毛蚶属2、泥蚶属3、毛蚶属
种:1、魁蚶2、泥蚶3、毛蚶
分布区域:我国沿海
用 量:10-30g
毒 性:无毒
入药部位
肉。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补气养血,温中健胃。
主治
用于痿痹,胃痛,消化不良,下痢脓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禁忌
不可多食;内有湿热者慎服。
采集加工
捕得后,洗净,沸水略煮,去壳取肉用。
形态特征
1、魁蚶:贝壳斜卵圆形,坚厚,一般壳长80-104mm,高62-85mm,大者长可达122mm,高102mm。两壳合抱,左壳比右壳稍大,极膨胀,壳顶突出,向内弯曲,稍超过韧带面。韧带梭形,具黑褐色角质厚皮。背部两侧略呈钝角,壳前缘及肤缘均呈圆形;后缘延伸呈截形。放射肋宽,平滑整齐,无明显结节,约42-48条,以43-44条较多见,生长轮脉明显,壳面白色,。被棕褐色绒毛状壳皮,壳顶部壳皮常脱落,使壳顶呈白色。壳内面白色,铰合部直,铰合齿60-70枚,中间者细小直立,两端渐大而外斜。闭壳肌痕明显,前痕小,卵形;后痕大呈梨形,外套痕明显,鳃黄赤色。壳边缘厚,有与放射肋沟相应的齿状突起。
2、泥蚶:贝壳卵圆形,极坚厚,壳长43mm左右,高36mm左右,两壳相当膨胀,宽度略小于高度。两壳顶间的距离较远,壳表放射肋发达,共18-21条,肋上具有极显著的断续颗粒状结节,此结节在壳边缘部分不甚明显,壳内面灰白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铰合部直,铰合齿约40个。前闭壳肌痕较小,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近方形。
3、毛蚶:贝壳长卵圆形,质坚厚,壳长54mm左右,高46mm左右,两壳极膨胀,宽为高的3/4-4/5,右壳比左壳稍小,背侧两端略有棱角,壳顶稍偏前方,两壳顶间的距离中等。壳表放射肋30-35条,肋凸较密,呈方形小结节,左壳上较明显。壳表面被有棕褐色绒毛状壳皮,外皮常易磨损脱落,使壳面常有白色。壳内面白色或灰黄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齿和沟。铰合部直,铰合齿约50个,中间小而密;两侧大而疏。前闭壳肌痕小略呈马蹄形;后闭壳肌痕为卵圆形。
生长环境
1、魁蚶:生活于潮下带5m至10-30m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辽宁、山东产量最多。
2、泥蚶:生活于潮湿带中、下区软泥海滩,潜栖泥内深约70mm。我国广布于沿海。
3、毛蚶: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4-20m的泥沙质海底,喜稍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我国广布于沿海,尤以渤海湾产量最大。
性状鉴别
1、魁蚶:贝壳呈斜卵圆形,左右两壳形状相同,左壳稍大于右壳。长约8cm,宽约6cm。背面隆起,有42-48条直楞(放射肋)如瓦垄状,由顶端向周围放射,楞纹明显,由灰褐色和白色相间而成,无明显结节,被棕色细毛。壳内面乳白色,光滑,上端边缘有与肋纹相应的凹陷,而形成突出的锯齿约70枚(铰合齿)。质坚硬,能砸碎,断面白色。气无,味淡。
2、泥蚶:贝壳较小,长2-4.5cm,宽1.5-4cm,放射肋18-20条,由断续的粒状突起构成。铰合齿约40枚。
3、毛蚶:贝壳较短而宽,长2-4.5cm,宽1.5-4cm,放射肋30-34条,肋上有小结节,表面被有带毛的壳皮。铰合齿约50枚。
相关论述
《本草经疏》:“蚶,味甘,气温,性亦无毒。《经》曰:里不足者,以甘补之。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甘温能益气而补中,则五脏安,胃气健,心腹腰脊风冷俱瘳矣,胃健则食自消,脏暖则阳自起,气充则血自华。”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