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liáng]  淀粉  食品添加剂  饼干  植物油    豆腐  酱油  筋力源  糕点 

油茶籽油

   日期:2019-05-27     浏览:301    评论:0    
核心提示:野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山茶油,是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油​。油茶树生长在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化肥、农药等辅助手段。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秋、冬、春、夏、四季之雨露,尽吸天然养份、日月精华,营养价值极高。是《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力提倡推广的食用植物油,也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山茶油,是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油。油茶树生长在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化肥、农药等辅助手段。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秋、冬、春、夏、四季之雨露,尽吸天然养份、日月精华,营养价值极高。是《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力提倡推广的食用植物油,也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中文名:油茶籽油       来源:山茶科植物油茶的成熟种子          功效:茶油可明目亮发、润肠通便        特点:不含胆固醇和黄菌霉素          产地:亚热带南岭       历史记载:《本草纲目》

来源

油茶籽油来源于山茶科植物油茶或小叶油茶(Oil-tea camellia)的成熟种子,经压榨法、浸出法等油脂提炼技术法得到的脂肪油。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茶籽油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只有东南亚、日本等国有极少量的分布。

需要区别与一种来源于山茶科植物茶树(tea camellia,以产茶叶为主要用途的山茶科植物)的成熟种子制得的植物油,与油茶油籽非同一产品。

更需要区别与一种来源于桃金娘科植物的新鲜枝叶经蒸馏制得的挥发性植物油(精油),与油茶籽油亦非同一产品。真正的油茶籽植株正常可达5米,开白花,结果为球形(以黄袍野茶籽为例,其红果出油率最高,营养最为丰富),果实成熟后去壳,以压榨或冷榨方法取得油料。中国的古代书籍如《本草纲目》显示,虽然名称、叫法各有不同,但记载的均是来源于油茶树的油茶籽油。

质量标准

在中国境内,现行的的以油茶籽油为原料制得的产品,有食用,有药用,属于国家标准序列的有:

1、工业植物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GB11765;将油茶籽油分为 原油,压榨成品油,浸出成品油三类,共七个质量等级;

2、食用植物油,参照国标及食品相关标准,除GB11765中的原油类产品不得上市作为成品食用油销售外,其余质量等级成品油均可作为食用油销售。

3、药品原辅料

(1)一般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为2010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2010版,作为油膏及注射用茶油的原料。

(2)供注射用,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2005年由江西金海棠药用油有限公司起草,经核准颁发的省级药品原辅料标准。

上述产品质量标准,对以油茶籽油原油为原料的产品具有相应的质量约束力。

另有一些保健品,化妆品中,添加的油茶籽油的质量,均参照上述标准,按国家相关规定,质量级别、等级由供需双方协商而定,非国家标准。

也有一些以油茶籽油为主要原料的产品,由于对产品做了特别的制备或添加了其他成分,而制定了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仅对该产品有法律约束力,属于企业标准,非国家标准。

茶油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油茶籽油性寒凉,味甘平,有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润肺祛痰,利头目。”

《农息居饮食谱》记载:“茶油烹调,日用皆宜。蒸蒸食之,泽发生光油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

《纲目拾遗》记载:“茶油可明目亮发、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

油茶籽油的主要成份是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和脂肪酸,其含量达90%以上,油酸含量超过80%,极易被人体吸收。

据研究,油茶籽油对人体心脑血管、消化、生殖、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长期食用,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有明显改善。

用油茶籽油煎炸食品,颜色鲜黄,味香可口,是烹饪食品、加工罐头、制作人造奶油的高档油料。

油茶籽油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E、D、K和其它抗氧化剂,所以在医药美容保健方面表现卓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保护皮肤

不饱和脂肪酸有“美容酸”之称,不饱和脂肪酸供应充足,人的皮肤会细嫩润泽,头发乌黑发亮;反之,就会变得皮肤粗糙,头发脱落。而且,山茶油含有维生素E和抗氧化成分,因此它能保护皮肤,尤其能防止皮肤损伤和衰老,使皮肤具有光泽。

减肥功效

茶油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不聚脂”上,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所以食用后易被人体吸收,消化率达97%,而不会象一般的食用油,食用后若在人体内未消化就会转化为脂肪,并积累于内脏及皮下组织,容易引起肥胖或其他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茶油有减肥的效用,所以孕妇在产后食用更有助消除怀孕期间积累的小腹脂肪,能帮助迅速恢复身材。 [1] 

去除妊娠纹

用茶油擦于妊娠纹处,轻轻按摩,长期坚持使用,可去除妊娠纹,或使之变浅。

防眼角皱纹

用山茶油在眼角皱纹处轻轻按摩,可去细纹,减轻深纹。

美白护肤

用一匙砂糖和山茶油混合一起可制成美白面膜,每周用三次,不但能收缩毛孔,还有显著的美白效果。

治疗暗疮

用一毫升桃仁油( Peach Kernel),十滴山茶油(Ti-tree),五滴薰衣草油(Lavender),混和后搽面部,对暗疮有显著疗效。因山茶有杀菌及增强免疫作用。而薰衣草又有消炎及收缩孔作用。此外,对黄褐斑、晒斑,都很有效果。

保持女性的体态美

沐浴时,先将身体洗净,再用棉花浸润山茶油涂遍全身,然后用热毛巾包裹,10分钟后再用温水洗一遍即可。

补充维生素

可在早上空腹喝两勺,一天的维生素全有了,长期坚持可预防、缓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还可解除便秘之苦。在中东地区,气候干旱、土地沙化、没蔬菜,人们就是在清晨饮用山茶油,以满足身体内对各种维生素的需求,这是他们流行千年的习惯。

茶油美容

1、日夜间护肤:早上化妆前先涂上爽肤水,待皮肤吸收后,抹上二、三滴茶花籽油稍作按摩,再涂上防晒作用的粉底就可,或涂上面霜再打粉底也可。晚上涂上爽肤水后,再搽上和珍珠粉调和好的茶花籽油即可(一勺珍珠粉配二滴油),不用再涂任何东西无需冲洗,也可用于涂颈部防止颈纹出现。只需二个星期你的皮肤光泽度会增加,皮肤变的白嫩细致光滑有弹性。

2、全身护肤保湿:洗完澡后全身涂抹一点茶花籽油,让皮肤保湿、润滑,防止干纹的出现。

3、去除细纹、淡化斑印和妊娠纹:在眼肚位置、眼角、嘴角等地方会有细纹出现,一般由皮肤干燥所致,又称为干纹,关键在保湿,其方法就是在这些易生皱纹的部位和长斑点的地方抹上茶花籽油,稍作按摩,一段时间后定有惊喜发现。若将茶花油搽在有黑头的地方,它会令皮肤组织软化,毛孔张开,让黑头一起挤出。

4、护发:用洗发水洗发后,倒入面盆二、三滴茶花籽油,再将头发放入清洗,按摩几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洗后的头发顺滑黑亮,易于打理。慈禧太后一生都用茶花籽油护发,终生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

5、去除面部黄气:用一小瓶子加珍珠粉混合调成糊状,晚上临睡前洁肤后,涂上爽肤水,待皮肤吸收后,用和珍珠粉混合好的油抹到脸上当作面膜用无须冲洗。两个星期后,你就会看见自己一张又白又滑的脸。每天晚上都用,效果出奇的好。皮肤变的白嫩皱纹减少。(平时调好未用的面膜可放入冰箱保鲜备用)

6、用来涂手,直接用茶叶籽油涂手或用和珍珠粉调好的茶花籽油涂手,你的手会变得细嫩光滑,连指甲都晶莹透亮的,像涂指甲油一样。

7、直接在燥爆裂的口唇上涂上茶花籽油,稍作按摩吸收,连用几天,唇裂就会消失。

8、防晒隔离,出门前涂上少许茶花籽油阻挡阳光紫外线辐射;经常在电脑前的话可以涂上少许茶花籽油保湿隔离。

趣味妙用

一、孕妇后期皮肤拉伸,易出现瘙痒和干裂现象,每天清晨用山茶油涂抹,可预防缓解。

二、产妇分娩后食用,即补身,又可让伤口早日愈合。

三、用于婴儿尿疹、湿疹,山茶油直接涂于患处,安全有效。

四、茶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消红、退肿,特别适用于婴幼儿摔伤、碰伤,安全有效。

五、每天清晨空腹生食1匙山茶油,轻松解决孕妇便秘;用10—15毫克茶油加三分之一蜂蜜,每天早晚各服一次,连服3—5天可治老年便秘。

六、民间还用茶油治疗烫伤和烧伤以及体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病。

七、山茶油具有保湿、滋润、乌发养颜功能,用于护发,可防头发断裂和脱发,浴后擦身,增强皮肤弹性,并可防治老年人冬季皮肤瘙痒。

八、睡前在眼睛周围抹一点山茶油,可消除眼袋。

九、山茶油是最好的护手霜、润肤露,冬季早晚用少量茶油抹于嘴唇,可防止嘴唇干裂。

十、轻敷茶油于肝脏,可消腹部涨气

七大特点

1、 天然原料,远离“三废”污染源;

2、 采用传统物理压榨工艺,无任何化学残留;

3、 不含胆固醇和黄菌霉素;

4、 不饱和脂肪含量高达85.2-95.8%;

5、 富含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6、 含茶多酚、总黄酮保健成份;

7、 人体必须脂肪酸比例最接近国际营养标准比例(4:1)的要求,与母乳相仿,最易于人体吸收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

 
天然食材与勺尖的触碰造就了美食! 勺尖网官方正品,售后服务有保障!
广告
打赏
0相关评论
 
相关信息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天喜名师-智能数字人  |  电脑注册支付  |  手机注册支付  |  短视频  |  天喜直播间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