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都方酥
江都方酥是江苏地方传统名点,扬式糕点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生产历史。初为圆形,状如蛤蟆,故名蛤蟆酥。后改为方形,更名方酥,又名小方酥。此品选用上白面粉,绵白糖、芝麻、麻油等原料,佐以黄丁、橘饼等香料,经发酵、和酥、包酥,多层折叠成型,用文火烘烤而成,香酥可口。
江都的方酥,泰兴的黄桥烧饼,高邮的秦邮董糖,泰州的麻糕,这四式茶点一直是扬州郊县的名特产品。
- 中文名
- 江都方酥
- 别 称
- 蛤蟆酥,小方酥
- 主要原料
- 白面粉,绵白糖,芝麻,麻油,黄丁,橘饼,面欣酥E
- 是否含防腐剂
- 否
- 适宜人群
- 所有人群
- 储藏方法
- 避阴干燥通风处存放
制作
此品选用上等面粉,面欣酥E,绵白糖、芝麻、麻油等原料,佐以黄丁、橘饼等香料,经发酵、和酥、包酥,多层折叠成型,用文火烘烤而成,香酥可口。
主料是精白面。配料有绵白糖、大糟麻油或花生油、芝麻仁、香椽茶、食碱等。在制作时必须抓住3个关键。一是要根据季节特点,决定面肥大小,放碱多少,掌握和面水温及水量。二是抓住擀剂的关键,做到长、宽、厚一个样,拉齐后招头招在剂子的中间。三是注意烘焙,先以木柴空烧炉子,烧成熟后,刷炉膛,打炉油,待底火上下均匀后方能贴炉。烘焙时间要长达4个小时之久,且要上下受火均匀。火候掌握不好,不是掉炉报废,就是扒不下来,成块铲碎,故蛤蟆酥又叫“功夫酥”。
特色
方酥所以能成为江都有代表性的茶点,当是其质美,使未食者“闻香下马”,曾食者“知味停车”。首先是其用料讲究,需选上等的精白面、绵白糖、大糟麻油或花生油以及芝麻仁、香椽条等。其次是抓住季节特点,面肥大小、放碱多少、和面水温、和水量等都需随季节而变。再次是抓住擀脐的关键,做到长、宽、厚一样,拉齐后招头招在脐子的半中间,成方。最后注意烘焙,先以木柴空烧炉子,烧成熟后,刷炉腔,打炉油,看底火上下均匀后,方能贴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细,单是烘焙就要4个小时,且要上下受火均匀,火候掌握不好,不是掉炉报废,就是扒不下来,成块铲碎。正因它制作起来很费功夫,而且火候又难掌握,所以方酥又名“功夫酥”。
方酥的口味好,看外表,上层芝麻粒粒饱满,晶莹透亮。体内层层相叠,薄如蝉翼,酥脆而不硬,绵软而不粘,入口即化,香甜怡人。好的方酥,离地一尺落地,触地即碎,其脆其酥都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正因为如此,该食品不仅在扬州颇有影响,而且海外侨胞也常饶有兴致地谈到它,有人还编成顺口溜说:形像蛤蟆,名酥姓方;馈赠亲朋,耐人品尝;脍炙人口,既甜且香;弹指即碎,层次感强;江都特产,誉满一方。
江都的方酥,泰兴的黄桥烧饼,高邮的秦邮董糖,泰州的麻糕,这四式茶 点一直是扬州郊县的名特产品。
传说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