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杀鱼机
自动杀鱼机是自动对鱼进行刮鳞、剖腹、挖肠的专业工具,对鱼身各部位相接触的合适压力值,都是通过电气技术来实现的。
- 中文名:自动杀鱼机
- 外文名:Automatic fish killing machine
- 别 称:“全自动杀鱼机”
- 荣 誉: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 发明人:汪伟国、廖席、姚毅等等
发明过程
这是一台杀鱼机!几个大学生花了半年时间发明出来的。活鱼送进去,2分钟内就“吐”出一条除了鳞、剖了肚、洗得干干净净、可以直接下锅的鱼。
这台机器叫做“全自动杀鱼机”,2008年10月获得全国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发明人是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汪伟国、廖席、姚毅、廖洪英、欧丹丹和指导老师赵明岩。
2008年10月18日,全国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在武汉举行,机电工程系电气062班的姚毅同学参与的作品“全自动杀鱼机”荣获全国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全国高校范围内的四大竞赛之一。大赛主要目的在于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思维,机械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据了解,本届大赛以“绿色与环境”为主题,内容为“环保机械、环卫机械、厨卫机械”三类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制作。本次竞赛,共有来自全国27个赛区的2090个作品参加比赛,经过多轮选拔,全国88个高校的121支队伍进入最后的总决赛,分获全国一、二等奖。我系学生参与设计制作的获奖作品造型美观,功能完善,集刮鳞、剖腹、刮肠、清洗等多功能于一体,整机为PLC控制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姚毅同学在入校初抱着学习的心态报名参加了机械设计集训,通过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平时利用周末和其他休息时间在实验室进行方案设计讨论、绘制图纸,完成了作品的制作。通过作品的制作,姚毅同学得到了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锻炼机会,在设计过程中加深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懂得了创新源于实践,问题来自思考。
受姚毅同学的影响,现在机电系很多同学纷纷对机械大赛之类课外科技实践创新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了解,有很多学生都已经积极参与各种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机电系呈现出一派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发明构思
同学们想造一台厨房机械参加比赛,切菜机、剥豆机、和面机都考虑过,但这些机器市面上都有。后来同学们去逛菜场,得到了灵感:卖鱼的地方腥味重,满地脏兮兮,尽管鱼摊老板手起刀落杀得很熟练,但天天这样干难道不累?假如要杀的鱼太多,忙不过来怎么办?再查资料,国外有专门刮鳞的设备,但没有一台能完成杀鱼全部过程的整机。
“这应该有前景的,家庭、食堂、菜场、渔业企业都用得上。”姚毅说。
前期试验的时候,同学们经常去菜场买鱼。鱼摊老板过完磅就要把鱼往地上摔,同学们马上制止,偏要买整鱼,卖鱼老板都觉得奇怪。
买来的鱼一条条往机器里送,机器改进了,鱼杀掉不少。鱼杀多了,同学们也有了窍门,蒙住鱼眼送进去,鱼就不会翻跳。发明这台机器,总共杀掉30多条鱼,杀过的鱼倒也不浪费,都煮掉吃了。
这台机器刚从武汉参加完比赛运回来,昨天有些部件还没装上去,不能现场演示,只能从比赛录像中观看它杀鱼的过程:
机器侧面有个圆口,把鱼平着放进去,前后的夹持装置就会把鱼尾和鱼头夹住,两个带有钢刷的“滚筒”开始刮鳞,十几秒鱼鳞就除掉了。
接着是剖腹和挖肠,两个装置固定在一起,剖刀在鱼腹中间移动,挖肠的马上跟进。处理下来的鱼鳞、鱼肠全部冲到机器下面的底盘。然后是冲洗。整个过程两分钟,加大机器的功率可以更快。
参赛的这台机器长0.5米、宽0.5米、高0.6米,功率比较小,只有10多瓦,最长只能杀40厘米的鱼。造这台机器花了1万多元。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