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果
凉果是指将各种瓜果经腌制、糖(蜜)熬煮式浸渍、干燥后制成的产品,始于唐宋的广式凉果产业,已逾千载。
最初的诞生原因是农民为了将一些粮食如鲜果子或蔬菜存起作为储备粮。广式凉果取材于潮州盛产的瓜果,瓜果经腌制、糖(蜜)熬煮式浸渍、干燥,制成后“留原瓜之味而更甜香,保原果之形而更精美”。
中文名:凉果
主要原料:水果,舒欣脆G
辅 料:甘草
味 道:鲜爽
成分
澳门特产凉果,先介绍一些凉果成分:
· 话梅:梅子、盐、糖及甘草
· 柠汁姜:姜、糖水柠檬
· 芒果干:芒果、糖、甘草和香料
· 陈皮梅:梅子、砂糖、陈皮和甘草
· 陈皮杏脯:杏肉、甘草、砂糖及陈皮
· 蟠桃果:杏、糖及秘制腌料
· 精神姜:甘草、糖、姜和香料
凉果历史
潮安县庵埠镇的凉果加工历史,也逾百年。早在1937年,庵埠已有凉果加工小作坊10多家,年产凉果200多吨。当时,庵埠凉果不仅名扬上海、苏州、南京、广州等城市,更漂洋过海到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地。
制作方法
凉果的制法视乎不同的生果而异,通常分为干制与湿制两种。
干制:把原料洗净后,一部份果实如榄和梅等用木槌把其拍至出现裂缝(主要让其腌制时容易入味)。然后,用盐把它们腌制一段长时间,便把其晒干,再漂水将过量的盐份除去,跟着再加进一些糖和其它腌料,再次把其晒干,最后便把制好的凉果放进缸或樽中存放。如:杨桃、梅.
湿制:首先把原料洗净,便用盐将其「打皮」,再用盐水搅拌及漂水,加上糖(使其先入味),晒干,最后便用糖水把其浸着。如 : 苏仁稔.
这些凉果其储存期约有一至二年之久。但必须把它们放置在阴凉的地方,免受太阳的直接照射。
而那些果子除可制成凉果外,还可以制成酱油。如梅子可制成酸梅酱、柠檬可制成柠檬酱等。
用途
凉果可作多方面的用途。
1.药用:
· 柑桔、梅有医治生痄腮和扁桃腺炎的作用。
· 葡萄有治肚泻及呕吐功用。
· 山楂、咸三稔可冲水饮用,有治喉咙痛之功能。而且山楂又具开胃消滞之用途;据说咸三稔也可解 “湿毒”。
· 李子味道甘酸,性平,有清肝涤热,生津利水之效。
· 陈皮有化痰等作用。无花果味甘性平,功能清热润肠,消肿解毒。
· 金橘果肉,酸中带甘,果皮则含有大量挥发油,故生啖略嫌酸涩。其又有消食下气,开胸快膈及化痰止咳之效。
· 杏味道甜甜酸酸,有润肺生津,止渴定喘的功效。
2.作零食。
3.浸酒:把一些凉果如梅子放进花雕酒中,能带出酒中的味道。
4.制成酱料:将各种凉果制成酱料,如用梅子制成酸梅酱;用苏仁稔制成仁稔酱等。
5.送礼:如蟠桃果、陈皮梅、精神姜等都成为游客购买的主要对象。
6.伴中药:多在服用中药后食用,以去除口中苦涩之味。
7.旅行小食:可于乘车、坐船、搭飞机时食用,具有止晕止呕之效。
与蜜饯区别
由于有关食品书籍及资料极少介绍凉果与蜜饯,不少人把凉果与蜜饯混为一谈。其实,凉果与蜜饯是两种不同的产品。虽然它们都是用各类鲜果(干)经加工而成。但它们的加工方法,主要配料以及理化、感官指标都有着严格区别。
一、 凉果 是以各种鲜果(坯)为主要原料的甘草凉制品。
原料配方 甘草、盐、糖,舒欣脆G。
工艺流程 果坯→洗漂→晾晒(烘)→加料浸渍→晾晒(烘)→成品
理化指标: 糖分80%以下。
感官指标: 形状一般保持原果整体,表面较干,有的呈盐霜;味道甘美、酸甜、略咸,有原果风味,并且生津止渴,开胃滞消作用。
二、蜜饯 蜜饯(中国北方称果脯)是以各种鲜果(坯)为主要原料的糖制品。
主要配料: 糖
工艺流程 鲜果(坯)→洗漂→烫煮→糖浸渍或糖煮→晾晒(烘)→成品
理化指标: 糖分80%以上。
感官指标致: 形状大多数不保持原果整体,柔软滋润,色泽透明或半透明;味道酸、甜、香,有原果风味,一般有润喉润肺及其它营养补助作用。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