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酸铵
磷酸铵(Ammonium phosphate),又称为磷酸三铵,无机化合物,分子式(NH4)3PO4,是磷酸的铵盐,存在无水物和水合物。磷酸铵为无色晶体或灰白色粉末,有时为颗粒,易溶于水。磷酸铵含有氮、磷,是一种复合肥料。
- 中文名:磷酸铵
- 外文名去Ammonium orthophosphate
- 别 名:磷酸三铵
- 化学式:(NH4)3PO4
- 分子量:149.09
- EINECS号:233-330-0
- CAS号:10124-31-9
- 熔 点:155ºC with decomp
- 沸 点:158ºC at 760 mmHg
- 蒸汽压:1.41mmHg at 25°C
物化性质
-
分子式:(NH4)3PO4
-
性状:无色透明的片晶或白色菱形结晶。
-
溶解性: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或弱碱性;微溶于稀氨水;不溶于液氨、丙酮、乙醇和乙醚。
-
性质不稳定,水溶液加热则失去两个分子氨而成磷酸二氢铵。露置空气中能失去部分氨。
计算化学数据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
氢键供体数量:4
-
氢键受体数量:5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
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78.8
-
重原子数量:6
-
表面电荷:0
-
复杂度:49.8
-
同位素原子数量: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
共价键单元数量:2
合成方法
中和法:将磷酸氢二铵加入化料罐,溶解于60℃左右的热水中,配制成浓度约50%的溶液,经过滤后把清液送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缓慢加入27%~28%氨水进行中和反应,至pH值为14时生成磷酸三铵溶液,把反应液放入冷却结晶器中,待全部析出磷酸三铵结晶后经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磷酸三铵 。
用途及注意事项
磷酸铵是一种高浓度氮磷复合肥料。
磷酸铵在农业上用作肥料时,要特别注意其遇热分解及遇碱分解。在pH值大于7.5的石灰性土壤上,很易发生分解和引起氨的挥发损失,同时使水溶性磷向枸溶性磷转化。主要化学反应为:
CaCO3+(NH4)2HPO4——2NH3+CaHPO4+CO2+H2O
磷酸铵属高浓速效复合肥料,其N+P2O5的含量都在64%左右,可溶于水,盐指数较高。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盐指数分别为 30 和34,故作种肥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作基肥时施肥点不能离幼根、幼芽太近,以免受分子中释放的氨的灼伤。磷酸铵可作基肥和追肥,但因其分子中所含的磷素养分高于氮,其磷酸一铵的N:P2O5比约为1:5,磷酸二铵约1:2.5,为使所含的磷素能在作物生长的早期充分发挥作用,一般宜作基肥,对那些含速效磷较高的土壤或用于水稻等需磷相对较少的作物,即使作基肥,也须配施一定量的氮肥,使N : P2O5的比例调整到适宜程度。磷酸铵可与多数肥料掺混施用,但须避免与碱性肥料掺混,因其能促使磷酸铵分解而释放氨。
此外,用磷酸铵作原料,还可配制成多种复混肥料,其主要的品种有:①硫磷酸铵。如由32%磷酸一铵和59%硫酸铵生产的品位为16—20—0的硫磷酸铵,产品的物理性好,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75.8%,比磷酸一铵高;②硝磷酸铵。代表性品种的品位有25—25—0、28—14—0等多种,系由磷酸硝酸混合酸与氨中和的产品;③尿磷酸铵。这是一种高浓度的固体复肥,有N—P型和N—P—K型,如品位为28—28—0和22—22—11等品种,一般由磷酸铵料浆或由粉粒状成品与喷淋粒化的尿素共同造粒而成,产品物理性好,适用于多种土壤与作物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