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钠
硝酸钠,熔点为306.8℃,密度为2.257克/立方厘米(20℃时),为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菱形晶体。其味苦咸,易溶于水和液氨,微溶于甘油和乙醇中,易潮解,特别在含有极少量氯化钠杂质时,硝酸钠潮解性就大为增加。当溶解于水时其溶液温度降低,溶液呈中性。在加热时,硝酸钠易分解成亚硝酸钠和氧气。硝酸钠可助燃,须存储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有氧化性,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有刺激性,毒性很小,但对人体有危害!
- 中文名
- 硝酸钠
- 英文名
- Sodium nitrate
- 别 称
- 钠硝石、智利硝石
- 化学式
- NaNO3
- 分子量
- 84.9947
- CAS登录号
- 7631-99-4
- EINECS登录号
- 231-554-3
- 熔 点
- 306.8℃
- 沸 点
- 380 °C, 分解
- 水溶性
- 91.2 g/100 mL (25 °C)
- 密 度
- 1.1 g/mL at 25 °C
- 外 观
- 白色粉末或者无色晶体
- 闪 点
- 不可燃
- 应 用
- 用于制硝酸钾、炸药、苦味酸、染料等,医药上用作渗透压调节剂
- 属 性
- 化学试剂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相对密度:2.26
熔点(℃): 308
水中溶解度表:
温度(摄氏度)
|
溶解度(克)
|
---|---|
0
|
73
|
10
|
80
|
20
|
87
|
30
|
95
|
40
|
103
|
50
|
114
|
60
|
125
|
70
|
136
|
80
|
150
|
90
|
163
|
100
|
170
|
溶解性: 1g溶于1.1ml水、0.6ml沸水、125ml乙醇、52ml沸乙醇、3470ml无水乙醇、300ml无水甲醇,还溶于液氨和甘油。
化学性质
溶解于水时能吸收热。加温到380℃以上即分解成亚硝酸钠和氧气,400一600℃时放出氮气和氧气,700℃时放出一氧化氮,775~865℃时才有少量二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生成。与硫酸共热,则生成硝酸及硫酸氢钠。与盐类能起复分解作用。是氧化剂。与木屑、布、油类等有机物接触,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化学表达式NaNO3。
作用用途
搪瓷工业用作助熔剂、氧化剂和用于配制珐琅粉的原料。玻璃工业用作各种玻璃及制品的脱色剂、消泡剂、澄清剂及氧化助熔剂。无机工业用作熔融烧碱的脱色剂和用于制造其他硝酸盐类。食品工业用作肉类加工的发色剂,可防止肉类变质,并能起调味作用。化肥工业用作适用酸性土壤的速效肥料,特别适用块根作物,如甜菜、萝卜等。染料工业用作生产苦味酸和染料的原料。冶金工业用作炼钢、铝合金的热处理剂。机城工业用作金属清洗剂和配制黑色金属发蓝剂。医药工业用作青霉素的培养基。卷烟工业用作烟草的助燃剂。分析化学中用作化学试剂。此外,也用于生产炸药等。
化学纯的硝酸钠用于镀锌层的低铬酸钝化和镁合金的氧化溶液中。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氧化血液中的亚铁为高铁,失去携氧能力。大量口服中毒时,患者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燃爆危险: 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或磷,硫接触,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相关术语
安全术语
S17Keep away from combustible material.
远离可燃性物质。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7/39Wear suitable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27 Take off immediately all contaminated clothing.
一旦衣物受到污染,请立即脱去。
S36/37/39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36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S45 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风险术语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R8Contact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may cause fire.
与可燃物料接触可能引起火灾。
R36/38 Irritating to eyes and skin.
刺激眼睛和皮肤。
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
注意事项
编辑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用沾湿的棉签清理鼻子内壁。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有机物、金属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易(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制备方法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