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liáng]  淀粉  食品添加剂  饼干  植物油    豆腐  酱油  筋力源  糕点 

维生素c

   日期:2019-07-01     浏览:270    评论:0    
核心提示:同义词 抗坏血酸一般指维生素c 维生素C 的结构类似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其分子中第2及第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出H+,故具有酸的性质,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但其反应是可逆的,并且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具有同样的生理功能,但脱氢抗坏血酸若继续氧化,生成二酮古乐糖酸,则反应不可逆而完全失去生理效能。
维生素c
 
同义词 抗坏血酸一般指维生素c
 
维生素C 的结构类似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其分子中第2及第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出H+,故具有酸的性质,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但其反应是可逆的,并且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具有同样的生理功能,但脱氢抗坏血酸若继续氧化,生成二酮古乐糖酸,则反应不可逆而完全失去生理效能。 
 
中文名
维生素C,抗坏血酸
外文名
Ascorbic Acid
熔    点
190 - 192℃
溶解性
333 g/L (20℃)
比旋度
+20.5°至+21.5°
分子量
176.12
分子式
C6H8O6
密    度
1.954g/cm3
组成结构
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直观来看,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主要是由一个五元内酯环及其侧链组成(图1)。由于维生素C是由开链型苏糖型-2,3,4,5,6-五羟基-2-己烯酸(图2)1位上的羧基与4位上的羟基脱去一分子水缩合成环,因此,维生素C的化学名称为:苏糖型-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在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的2,3,4,5,6位各连有一个羟基,在2,3位间夹有一个双键,在1,4-位有脱水缩合的内酯结构。由于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的连二烯醇结构,使整个分子呈现出酸性,因此,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营养价值
药物作用
维生素C为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5-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所必需,同时维生素C还具备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的形成,从而达到美白,淡斑的功效。
在人体内,维生素C是高效抗氧化剂,用来减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sch的氧化应力(oxidative stress)。 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也需要维生素C参与作用。
由于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能靠肝脏来合成维生素C,所以并不存在缺乏的问题;但是人类、灵长类、土拨鼠等少数动物却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药物等摄取。
  1. 参与羟化反应。羟化反应是体内许多重要物质合成或分解的必要步骤,在羟化过程中,必须有维生素C参与。
    ⑴促进胶原合成。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合成障碍,从而导致坏血病。
    ⑵促进神经递质(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合成。
    ⑶促进类固醇羟化。高胆固醇患者,应补给足量的维生素C。
    ⑷促进有机物或毒物羟化解毒。维生素C能提升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药物或毒物的解毒(羟化)过程。
  2. 还原作用。维生素C可以是氧化型,又可以是还原型存在于体内,所以可作为供氢体,又可作为受氢体,在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⑴促进抗体形成。高浓度的维生素C有助于食物蛋白质中的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进而合成抗体。
    ⑵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能使难以吸收的三价铁还原为易于吸收的二价铁,从而促进了铁的吸收。此外,还能使亚铁络合酶等的巯基处于活性状态,以便有效地发挥作用,故维生素C是治疗贫血的重要辅助药物。
    ⑶促进四氢叶酸形成。维生素C能促进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后发挥作用,故对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有一定疗效。
    ⑷维持巯基酶的活性。
    其他功能
    ⑴解毒。体内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后,可以缓解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⑵预防癌症。许多研究证明维生素C可以阻断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预防癌症。
    ⑶清除自由基。维生素C可通过逐级供给电子而转变为半脱氧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过程清除体内超负氧离子(O2-)、羟自由基(OH ·)、有机自由基(R · )和有机过氧基(ROO · )等自由基;使生育酚自由基重新还原成生育酚,反应生成的抗坏血酸自由基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被NADH2的体系酶作用下还原为抗坏血酸。 
保健功能
1)维生素C预防缺铁性贫血。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是可以起到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2)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保护作用”,例如,保护人类机体或新鲜果蔬不易被氧化剂氧化损害。而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其实就是维生素C还原性的另--种体现,这种“体现”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小实验直观的体验一下。①取一个新鲜的苹果,切开两半(A半和B半)。②取出A半,在该半-侧涂上含有维生素C的溶液,另一侧不涂。③将A半苹果暴露在空气中,放置半天后,发现没有涂抹维生素C溶液的一侧颜色变深,而涂抹维生素C溶液的一侧,颜色无明显变化。该实验说明:由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会争先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保护苹果表面不被氧化变色。在现代医疗上也可以利用维生素C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抑制自由基对人体氧化的损害,从而预防肿瘤和癌症的侵袭。
3)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维生素C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缺铁性贫血外,还会参与人体胶原蛋白的合成,使我们的肌肤有光泽,延缓衰老;使我们的血管壁富有弹性,从而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使我们的骨骼关节润滑韧带富有弹性,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
4)维生素C的禁忌与保存。饮食方面,维生素C要避免与大量海鲜同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虾蟹软壳类海洋生物体内含有大量的五价砷离子,五价砷离子本身没有毒性,但遇到了维生素C就会被还原成有毒的三价砷离子,即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导致不同程度中毒现象产生。 
食物来源
食物中的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水果中,人体不能合成。水果中新枣、酸枣、橘子、山楂、柠檬、猕猴桃、沙棘和刺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蔬菜中绿叶蔬菜、青椒、番茄、大白菜等含量较高。 
每100g食物中VC含量排名(mg)(数据引自《中国食物成分表2012修正版》)
1 枣(鲜) 243
2 辣椒(红小) 144
3 枣(蜜枣,无核) 104
4 大蒜(脱水) 79
5 萝卜缨(白) 77
6 茎用芥菜(青菜头) 76
7 芥菜(大叶芥菜) 72
8 青椒(灯笼椒,柿子椒,大椒) 72
9 番石榴(鸡矢果,番桃) 68
10 油菜苔 65
11 猕猴桃(中华猕猴桃,羊桃) 62
12 辣椒(尖,青) 62
13 菜花(花椰菜) 61
14 红菜薹 57
15 汤菜 57
16 苦瓜(凉瓜,赖葡萄) 56
17 菜节(油菜苔,油菜心) 54
18 红果(山里红,大山楂) 53
19 西洋菜(豆瓣菜,水田芥) 52
20 芥蓝(甘蓝菜) 51
吸收代谢
维生素C的吸收
吃入的维生素C通常在小肠上方(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被吸收,而仅有少量被胃吸收,同时口中的黏膜也吸收少许。
从小肠上方被吸收的维生素C,经由门静脉、肝静脉输送至血液中,并转移至身体各部分的组织。
当人吃入维生素C之后,脑下垂体、肾脏的维生素C浓度最高,其次是眼球、脑、肝脏、脾脏等部位。当体内维生素C总储存量小于300毫克时,就有发生坏血病的危险,人体最大的储存量为2000毫克。
小肠的吸收率视维生素C的摄取量不同而有差异。当摄取量在30-60mg时,吸收率可达100%;摄取量为90mg时,吸收率降为80%左右,摄入量为1500mg时降为49%,摄取量为3000mg时降为36%,摄取量12000mg时降为16%。
吸收率除了受到摄取量影响外,也会受到发烧、压力、长期注射抗菌素生素或皮质激素等影响而降低。也因饭后和空腹而有所不同,因个人摄取的差异也有不同。
根据吸收率的大小,维生素C较有效的摄取,以一日三次、餐后马上摄取为佳,而且这样也可预防因高剂量的维生素C所带来的副作用。
胃肠道吸收,主要在空肠。蛋白结合率低。以腺体组织、白细胞、肝、眼球晶体中含量较高。人体摄入维生素C每日推荐需要量时,体内约贮存1500mg,如每日摄入200mg维生素C时,体内贮量约2500mg。
维生素C的代谢
维生素C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转换方式,仍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维生素C最后的代谢物是由尿液排出。如果尿中的维生素C的浓度过高时,可让尿液中酸碱度降低,防止细菌孳生,所以有避免尿道感染的作用。
草酸是维生素C的其中一个代谢产物,它的排出量因人而异,平均一天有16-64MG的草酸由尿中排出。一般人担心 过多的草酸会造成结石,其实身体中草酸的含量,除一部分由维生素C代谢而来外,其余大部分是直接从食物中摄取,或是由氨基酸类食物代谢所产生。
由实验得知,即便是摄取高量的维生素C,尿中草酸量并不会因此而增加,因此无须担心维生素C带来结石的问题。
维生素C经由肾脏排泄,所以肾脏具有调节维生素C排泄率的功能。当组织中维生素C达饱和量时,排泄量会增多;当组织含量不足时,排泄量则减少。肝内代谢,极少量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肾排泄。当血浆浓度大于14μg/ml时,尿内排出量增多。可经血液透析清除。
注意事项
加热、光照、光照、长时间储存都会造成维生素的流失和分解。寄生虫、服用矿物油、过量的膳食纤维等会妨碍维生素的吸收。
服用禁忌
●根据吸收率的大小,维生素C较有效的摄取,以一日三次、餐后马上摄取为佳,而且这样也可预防因高剂量的维生素C所带来的副作用。但要注意患有消化道溃疡的病人最好慎用,以免对溃疡面产生刺激,导致溃疡恶化、出血或穿孔。
●肾功能较差的人不宜多服维生素C。若长期超剂量服用维生素C有可能引起胃酸过多,胃液反流,甚至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尤其是肾亏的人更应少服维生素C。
●大量服用维生素C后不可突然停药,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药物的戒断反应,使症状加重或复发,应逐渐减量直至完全停药。
●维生素C不宜与异烟肼、氨茶碱、链霉素、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合用;否则,会使上述药物因酸性环境而疗效降低或失效。
●维生素C对维生素A有破坏作用。尤其是大量服用维生素c以后,会促进体内维生素A和叶酸的排泄,所以,在大量服用维生素C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维生素A和叶酸的服用量要充足。
●维生素C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合用会加速其排泄而降低疗效。
●服用维生素C的同时,不要服用人参。
●维生素C与叶酸合用也会减弱各自的作用。若治疗贫血必须使用时,可间断使用,不能同时服用。
●乱服药物会损失体内维生素C。如果未经医生允许,乱服药物,除会损害健康外,还会造成体内维生素C的流失。
●维生素C片剂应避光在阴凉处保存,以防止变质失效。
●维生素C不能与虾,螃蟹等甲壳类的海鲜一起大量服用,会产生三氧化二砷(砒霜),以至中毒。(此条为网上流言,其“大量”意为需在24小时内同时服用约50斤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以及200斤左右的海鲜)
●服用维生素C忌食动物肝脏。维生素C易氧化,如遇铜离子,可加速氧化速度,动物肝脏含铜量很高,如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食用动物肝脏,维生素c就会迅速氧化而失去生物功能。 
摄入标准
摄入过量
维生素C在体内分解代谢最终的重要产物是草酸,长期服用可出现草酸尿以致形成泌尿道结石。
过量服用可引起不良反应:每日服1~4g,可引起腹泻、皮疹、胃酸增多、胃液反流,有时尚可见泌尿系结石、尿内草酸盐与尿酸盐排出增多、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有时可导致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每日用量超过5g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孕妇服用大剂量时,可能产生婴儿坏血病。
摄入缺乏
抗坏血酸缺乏,丧失了它最重要的功能,即羟脯氨酸和赖氨酸的羟基化过程不能顺利进行,胶原蛋白合成受阻,引起坏血病的发生。早期表现为疲劳、倦怠,牙龈肿胀、出血、伤口愈合缓慢等,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而危及生命。 
长期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病称坏血病(scurvy),临床上典型的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皮肤淤点、淤斑,以及全身广泛出血为特征。早在16世纪前后,已观察到这种缺乏病的流行。大规模的维生素C缺乏病已少见,但在婴幼儿和老年人中仍有发生。成年人中坏血病较少见,但限制饮食或长期又不吃果蔬者,常会导致维生素C缺乏病。
1.摄入不足
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或在食物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当使维生素C破坏等情况导致维生素C供应不足;乳母膳食长期缺乏维生素C,或以牛乳或单纯谷类食物长期人工喂养,而未添加富含维生素C辅食的婴儿,也容易发生维生素C缺乏。
2.需要量增加
新陈代谢率增高时,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婴儿和早产儿生长发育快,需要量增加;感染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创伤等维生素C需要量增加,若食物所供应的维生素C不能满足机体的特殊需求,则可导致维生素C缺乏。
3.吸收障碍
慢性消化功能紊乱,长期腹泻等可致吸收减少。
4.药物影晌
某些药物对维生素C的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如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降钙素、阿司匹林等可影响机体维生素C的代谢,从而导致维生素C缺乏。
另外,酗酒、偏食者也容易发生维生素C缺乏。
人体虽不能合成维生素C,但机体摄取外源性维生素C后,在体内能保持一定量的储存,故即使完全缺乏维生素C供应,亦需经历一段时间才出现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
1.一般症状
起病缓慢,维生素C缺乏约需3~4个月方出现症状。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病人常有面色苍白、倦怠无力、食欲减退、抑郁等表现。儿童表现易激惹、体重不增,可伴低热、呕吐、腹泻等。
2.出血症状
皮肤淤点为其较突出的表现,病人皮肤在受轻微挤压时可出现散在出血点,皮肤受碰撞或受压后容易出现紫癜和淤斑。随着病情进展,病人可有毛囊周围角化和出血,毛发根部卷曲、变脆。齿龈常肿胀出血,容易引起继发感染,牙齿可因齿槽坏死而松动、脱落。亦可有鼻出血、眼眶骨膜下出血引起眼球突出。偶见消化道出血、血尿、关节腔内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病人可因此突然发生抽搐、休克,以至死亡。
3.贫血
由于长期出血,另外,维生素C不足可影响铁的吸收,患者晚期常伴有贫血,面色苍白。贫血常为中度,一般为血红蛋白正常的细胞性贫血,在一系列病例中亦可有1/5病人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骨骼症状
长骨骨膜下出血或骨干骺端脱位可引起患肢疼痛,导致假性瘫痪。在婴儿早期症状之一是四肢疼痛呈蛙状体位(piched frog position),对其四肢的任何移动都会使其疼痛以致哭闹,主要是由于关节囊充满血性的渗出物,故四肢只能处于屈曲状态而不能伸直。患肢沿长骨干肿胀、压痛明显。少数患儿在肋骨、软骨交界处因骨干骺半脱位可隆起,排列如串珠,称“坏血病串珠”,可出现尖锐突起,内侧可扪及凹陷,因而与佝偻病肋骨串珠不同,后者呈钝圆形,内侧无凹陷。因肋骨移动时致疼痛,患儿可出现呼吸浅快。
5.其他症状
病人可因水潴留而出现水肿,亦可有黄疸、发热等表现。有些病人泪腺、唾液腺、汗腺等分泌功能减退甚至丧失,而出现与干燥综合征相似的症状。由于胶原合成障碍,伤口愈合不良。免疫功能受影响,容易引起感染。
临床症状
根据病人的饮食情况、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具有特征性的皮肤出血病变,一般可作出诊断。儿童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若孕妇维生素C缺乏,则新生儿出生后即出现症状。
维生素C缺乏需达严重程度时才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临床上一般较为少见,因此实验室检查对于了解机体维生素C储存状态及其缺乏的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
1.毛细血管脆性实验(CFT,又称束臂实验)
维生素C缺乏,导致胶原蛋白合成障碍,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到破坏,其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在对静脉血流施加一定压力时,毛细血管即可破裂而发生出血点,出血点数目可反应毛细血管受损的程度。
2.血浆及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
血浆和白细胞中维生素C浓度测定为目前评估机体维生素C营养状况最实用和可靠的指标。血浆维生素C水平只能反映维生素C的摄入情况,白细胞中维生素C水平反应机体内维生素C的储存水平。血浆维生素C≤11.4μmol/L(≤2.0mg/L)为缺乏;白细胞中的维生素C <2μg/10细胞为缺乏。
3.维生素C负荷实验
维生素C主要经尿液排出,口服维生素C负荷实验可反映机体维生素C营养水平。受试者口服维生素C500mg,收集随后4小时尿作总维生素C测定,如排出量大于l0mg,为正常,如排出量小于3mg,表示缺乏。
4.治疗试验
坏血病用维生素C治疗有特效,可用以协助诊断。 
易缺乏人群
  • 特殊人群,如孕妇,乳母,婴幼儿,老年人。
  • 从事特殊作业人群,如重体力劳动、部队人员、运动员、航空航天、潜水航海、接触有毒物、放射物工作、矿工等。
  • 食物缺乏新鲜果蔬,偏食挑食者。
  • 慢性疾病,严重外伤患者。
  • 消化功能紊乱,长期腹泻者。
  • 生活不规律,或压力过大,抽烟酗酒等。
  • 长期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如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降钙素、阿司匹林、矿物油等人群。
  •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参考摄入量(RNI)
  • 成人及孕早期妇女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mg/d
  • 中、晚期孕妇及乳母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30mg/d。
  • 维生素C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1000mg/d 
药物实验
方法名称
维生素C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
应用范围
该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维生素C。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新沸过的冷水与稀醋酸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以直接碘法滴定,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试剂
1、水(新沸放置至室温)
2.碘滴定液(0.05 mol/L)
3.淀粉指示液
4.冰醋酸溶液
仪器设备:
1、碘滴定液(0.05 mol/L)
配制: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标定:取在105℃干燥恒重的基准三氧化二砷约0.15g,精密称定,加氢氧化钠滴定液(1 mol/L)10mL,微热使溶解,加水20mL与甲基橙指示液1滴,加硫酸滴定液50mL与淀粉指示液2mL,用本液滴定至溶液显浅蓝紫色。每1mL碘(0.1mol/L)相当于4.946g的五氧化二砷。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三氧化二砷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密闭,在凉处保存。
2.淀粉指示液
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出上清液,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操作步骤
取该品0.2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与稀醋酸溶液10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在30秒内不褪,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记录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数(mL),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C6H8O6。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  
 
 
标签: 维生素c
 
天然食材与勺尖的触碰造就了美食!
12
广告
打赏
0相关评论
 
相关信息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天喜名师-智能数字人  |  电脑注册支付  |  手机注册支付  |  短视频  |  天喜直播间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