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liáng]  淀粉  食品添加剂  饼干  植物油    豆腐  酱油  筋力源  糕点 

茶多酚棕榈酸酯

   日期:2019-06-29     浏览:449    评论:0    
核心提示:茶多酚棕榈酸酯是一种无毒的脂溶性食品抗氧化剂。
茶多酚棕榈酸酯
 
茶多酚棕榈酸酯是一种无毒的脂溶性食品抗氧化剂。
中文名
茶多酚棕榈酸酯
外文名
 Tea Polyphenol Palmitate
功    能
抗氧化剂
介绍
茶多酚棕榈酸酯(Tea Polyphenol Palmitate)。
目前油溶性的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在国家标准(GB2760-2014)范围内允许在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中使用。然而这类合成抗氧化剂有一定的毒性,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使用已经受到限制,BHT在美国禁止使用,BHA在日本限制使用,TBHQ在日本禁止使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各种无毒的脂溶性食品抗氧化剂也相应面世。2014年6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增补茶多酚棕榈酸酯等两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现已被收录进GB2760-2014。茶多酚棕榈酸酯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品抗氧化,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茶多酚棕榈酸酯单体-EGCG棕榈酸酯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日本已经有茶多酚棕榈酸酯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
随着食品工业进步,对健康抗氧化剂需求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抗氧化剂也应运而生,例如迷迭香提取物(ROS)、茶多酚、茶多酚棕榈酸酯、维生素E、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甘草抗氧化物、竹叶抗氧化物,如何筛选出抗氧化效果好的健康抗氧化剂显得尤其重要。其中茶多酚棕榈酸酯在2014年6月被国家卫计委收录进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新型的油脂抗氧化剂。
用量及使用范围


生产工艺
质量规格要求
以绿茶为原料提取的茶多酚经过与棕榈酰氯酯化,过滤、水洗、脱溶、结晶、离心、冻干、包装等步骤加工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茶多酚棕榈酸酯。
技术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性状 呈粉末状,无结块现象 称取10g样品于白色平盘中,在自然光线下直接观察其性状、色泽和有无杂质,鼻嗅其气味,口尝其滋味。
色泽 淡黄色
滋味、气味 具有茶多酚棕榈酸酯特有滋味、无异味
杂质 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理化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茶多酚棕榈酸酯含量,w/% ≥ 70 附录A中A.4
溶解度(g/100g植物油)≤ 25 附录A中A.5
水分,w/% ≤ 5 GB/T8304
总灰分,w/% ≤ 1 GB/T8306
砷(以As计)/(mg/kg)≤ 2.0 GB/T5009.11
铅(Pb)/(mg/kg) ≤ 2.0 GB5009.12
检验方法
A.1安全提示
本标准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按相关规定操作,使用时需小心谨慎。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挥发性酸时,要在通风厨中进行。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2008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A.3.1试剂和材料
A.3.1.1无水乙醇。
A.3.1.2硫酸。
A.3.1.3石油醚(沸点90C~120°C)。
A.3.1.4乙酸乙酯。
A.3.1.5香草醛。
A.3.1.6混合溶剂A:将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体积比19:1混合均匀。
A.3.1.7香草醛显色液:推确称取1.0g的香草醛,溶解于100mL无水乙醇中,缓慢漓人20g硫酸,混匀并冷却。

A.3.2茶多酚鉴别试验
茶多酚棕涧酸酯是茶多酚的衍生物,在酸性条件下多酚类物质能和香草醛进行特征性显色反应,可以通过显色反应进行鉴别。
精确称取10.0mg茶多酚棕桐酸酯样品,置于10mL试管中。向试管加入4mL无水乙醇,震荡使其溶解。再向试管中加入2mL香草醛显色液,震荡摇匀,静置Smin,显红色者为茶多酚棕桐酸酯或茶多酚。
A.3.3与水溶性茶多酚的鉴别试验
茶多酚棕榈酸酯和水溶性茶多酚在油脂或者其它低极性容剂中溶解度差别很大,可以利用它们的溶解度差异将其分离。
称取20mg~30mg茶多酚样品置于10mL.离心试管1中,再加人5mL.混合溶剂A,震荡溶解,在4000rpm下商心5min。将离心后的上清液转移到另一10mL离心试管2中。再移取5mL混合溶剂A加入到离心试管1中,在4000rpm离心5min。将离心后的上清液转移到离心试管2,合并上清液。将离心沉淀溶于10mL无水乙醇,记为沉淀液。分别移取1mL上清液和1mL沉淀液到10mL试管中,各自加入4mL香草醛显色液,混合摇匀,等待5min显色。
观察显色结果,如果上清液呈红色,说明样品中含有茶多酚棕榈酸脂;如果沉淀液显红色,说明样品中含有茶多酚;如果二者都显红色,说明样品是茶多酚棕榈酸酯和茶多酚的混合物。如果二者都不显色,说明样品中既不含茶多酚,又不含茶多酚棕榈酸酯。
A.4茶多酚棕榈酸酯含量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A.4.1.1茶多酚棕榈酸酯:经45C真空干燥至位重后使用。
A.4.1.2维生素C:经45C真空干燥至恒重后使用
A.4.1.3没食子酸乙酯:样品经重结晶纯化,高效液相色谐检测纯度99.9%。经45C真空干燥至恒重后使用。
A.4.1.4维生素C溶液:0.075moVL,准确称取1,3222g维生素C,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A.4.1.5三乙醇胺溶液:量取50.0mL三乙醇胺,加入25mL水稀释后转人1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
A.4.1.6没食子酸乙酯标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0.1000g没食子酸乙酯,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A.4.1.7茶多酚棕榈酸酯乙醇溶液:准确称取约500mg茶多酚棕榈酸酯(精确至0.1mg),记为茶多酚棕榈酸酯干重m,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I。
A.4.1.8酒石酸亚铁溶液:准确称取1.6050g硫酸业铁(FeS04.7H20)和8.0440g酒石酸钾钠,分别用水溶解后转入至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A.4.2分析步骤
A.4.2.1于25mL容量瓶中依次移入5ml酒石酸亚铁溶液、1mL三乙醇胺溶液、2mL维生素C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播匀。此为空白溶液(1)。
A.4.2.2取5个25mL容量瓶分别依次加入5mL酒石酸亚铁溶液、1mL三乙醇胺溶液、2mL维生素C溶液,然后用移液管分别移取0.2mL、0.4mL、0.6mL、0.8mL、1.0mL.的没食子酸乙酯标准储备溶液加到容量瓶中,以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配制好的溶液在室温下放置1h。以空白溶液(1)为参照,在520umn波长下测定该溶液的吸光度,以没食子酸乙酯标准溶液浓度对溶液吸光度建立没食子酸乙酯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要求0.999以上)。
A.4.2.3于25mL容量瓶中依次移入5mL,酒石酸亚铁溶液、1mL.三乙醇胺溶液、2mL维生素C溶液,移入1mL(记为体积v)的茶多酚棕榈酸酯乙醇溶液(放液速度要慢),用少许无水乙醇吹洗瓶口的残留液至容量瓶,以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配制好的溶液在室温下放置1h,以空白溶液(1)为参照,在520nm波长下测定该溶液吸光度。所得吸光度在没食子酸乙酯标准曲线上查到对应的依度c(μg/mL),该浓度乘以换算系数3.5,即为测得的茶多酚棕榈酸酯浓度。
A.4.3结果计算
茶多酚棕榈酸酶含量的质量分数w,按公式计算:
w=(3.5 x100x25xcx100%vxmx1000
式中:

3.5-茶多酚棕榈酸酯相对于没食子酸乙酯的换算系数(等质量浓度没食子酸乙酯和茶多酚棕榈酸酯吸光值的比值);
c-测得的茶多酚棕榈酸酯-亚铁的吸光度在没食子酸乙酯标准曲线上查到的对应浓度(ug/mL);
v-从100mL容量瓶移入到25mL容量瓶中的茶多酚棕桐酸酯乙醇溶液的体积(mL)(见A4.2.3);
m-茶多酚棕榈酸酯干重(mg);
100-茶多酚棕榈酸酯乙醇溶液的定容体积(mL)(A.4.1.7);
25一A.4.2.3的定容体积(mL);
1000-将茶多酗棕榈酸酯的千重从mg换算成μg的换算系数。
A.5溶解度的测定
称取25.0g茶多酚棕榈酸酯样品,倒入250mL烧杯中,加入100g的植物油,搅拌条件下加热到90~110°C,使其充分溶解(搅拌过程中,溶液表面伴有适量泡沫,属正常现象),然后冷却至室温观察溶解性。如果植物油澄清,则茶多酚棕榈酸酯的溶解度为≥25g/100g;如果植物油中有明显的不溶物,则茶多酚棕榈酸酶的溶解度为<25g/100g。
茶多酚棕榈酸酯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效果
茶多酚棕榈酸酯在大豆油中的抗氧化效果
茶多酚棕榈酸酯的添加量为0.02%~0.03%时抗氧化能力提高明显。虽然添加量越大,抗氧化效果越好,但茶多酚棕榈酸酯添加量在0.03%以上时抗氧化效果提高不明显。添加0.03%茶多酚棕榈酸酯的大豆油在62°C烘箱中储存20d时,过氧化值为10meq/kg,完全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根据油脂货架期的经验推算方法可知,62°C烘箱试验中油脂储存1d相当于15°C下储存30d,因此添加0.03%茶多酚棕榈酸酯的大豆油在15°C条件下可以保存18个月(市场上植物油脂的保质期)。
不同抗氧化剂在大豆油中的抗氧化效果比较
称取6份质量均为100g的大豆油,分别添加0.03%的BHA、BHT、TBHQ、茶多酚棕榈酸酯、迷迭香、Vp,于62C烘箱中进行加速氧化试验,同时做空白试验。
在几种常见的抗氧化剂中,茶多酚棕榈酸酯在大豆油中抗氧化效果仅次于TBHQ,明显好于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VE。有资料显示脂溶性茶多酚在柠檬酸增效剂的协同作用。下,抗氧化效果和TBHQ无明显差异。茶多酚棕榈酸酯属于同类产品,可能有类似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迷迭香也是人们熟悉的产品,但其特有的气味使其在一些产品中的应用受到限制,Ve相对来说抗氧化效果差些。
茶多酚棕榈酸酯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效果
在100g猪油中添加0.03%茶多酚棕榈酸酯,于62°C烘箱中进行加速氧化试验,同时做空白试验。
空白样品的过氧化值在储存6d后快速增加,储存8d时过氧化值超过10meq/kg;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样品的过氧化值增加缓慢,储存8d时,过氧化值小于6meq/kg。因此,茶多酚棕榈酸酯在猪油中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
茶多酚棕榈酸酯在人造奶油中的抗氧化效果
在100g人造奶油中添加0.03%茶多酚棕榈酸酯,于37°C烘箱中进行加速氧化试验,同时做空白试验。
在10~18d时,空白样品的过氧化值低于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的人造奶油,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制备样品时,人造奶油经过加热,而空白样品则未加热,而且人造奶油的氢化性质使得空白样品比较稳定。在18d后空白样品的过氧化值快速升高,迅速超过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人造奶油样品的过氧化值,而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人造奶油样品的过氧化值升高得比较慢,说明茶多酚棕榈酸酯在人造奶油中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
茶多酚棕榈酸酯在大豆油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03%。茶多酚棕榈酸酯与BHA、BHT、迷迭香、Ve。比较,其在大豆油中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抗氧化性稍弱于TBHQ,但茶多酚棕榈酸酯安全性更高。另外,茶多酚棕榈酸酯在猪油和人造奶油中也显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茶多酚棕榈酸酯在猪油中表现非常优异,仅需添加0.02%就能完全满足猪油的抗氧化要求。而其它天然抗氧化剂,相较于合成抗氧化剂TBHQ、BHA、BHT,因其健康的概念,且无需与其它抗氧化剂复配,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陈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  
 
天然食材与勺尖的触碰造就了美食! 勺尖网官方正品,售后服务有保障!
广告
打赏
0相关评论
 
相关信息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天喜名师-智能数字人  |  电脑注册支付  |  手机注册支付  |  短视频  |  天喜直播间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