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食品添加剂  植物油  淀粉  天喜  豆腐  筋力源  酱油  鱿鱼  糕点  饼干 

[dài yú] 带鱼

   日期:2019-06-23     浏览:1    评论:0    
核心提示: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又叫、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性凶猛。青岛、日照黄海沿岸城市称鱽鱼。带鱼的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呈黑色,带鱼头尖口大,至尾部逐 渐变细,身高为头长的2倍,全长1米左右。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
[dài yú]  
带鱼
 
(鲈形目带鱼科动物)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又叫、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性凶猛。青岛、日照黄海沿岸城市称鱽鱼。带鱼的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呈黑色,带鱼头尖口大,至尾部逐 渐变细,身高为头长的2倍,全长1米左右。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

中文学名:带鱼
拉丁学名:Trichiurus lepturus
别    称:刀鱼、牙带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 硬骨鱼纲
亚    纲: 辐鳍亚纲
目:鲈形目
亚    目:带鱼亚目
科:带鱼科
属:带鱼属
种:白带鱼 T. lepturus
分布区域: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沿岸。
命名者:Linnaeus, 1758
汉语拼音:dài yú
英文名:Largehead hairtail
形态特征
带鱼,体带状,侧扁。前部背腹缘几平行,体长一般50-70cm,大者长达120cm。头狭长,尖突吻尖长。眼中大,位高,眼间隔平坦,中央微凸。口大;平直,口裂后缘达眼下方。
 下颌长于上颌,突出。牙强大,侧扁而尖,两颌前端各有2对倒钩状大犬牙,上颌具侧牙10-13颗;下颌具侧牙12-14颗。鳃孔宽大,鳃耙(8-14)+(15-24),细短。体表银灰色,无鳞,但表面有一层银粉,侧线在胸鳍上方向后显著弯下沿腹线直达尾端。 体光滑,鳞退化为银膜。侧线于胸鳍上方显著下弯,沿腹缘伸达尾端。背鳍1285-145,起点在头后部,延达尾端。臀鳍88-13-13,完全由分离小棘组成,仅棘尖外露,第1鳍棘甚小。胸鳍11-12,短尖而低。无腹鳍。尾鞭状,尾鳍消失。体银白色,背鳍上关部及胸鳍浅灰色,具细小黑点。尾暗黑色。脂肪较多且集中于体外层。
带鱼腹部有游离的小刺,游动时不用鳍划水,通过摆动身躯来向上游动。捕食毛虾、乌贼及其他小型鱼类。洄游性鱼类。带鱼食性很杂而且非常贪吃,有时会同类相食。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惯,白天群栖息于海洋中、下水层,晚间活动于海水底层。带鱼寿命8年左右,1龄鱼的平均身长18至19厘米,重90克~110克,当年即可繁殖,2龄鱼可长到300克左右。
地理分布
带鱼分布比较广,主要分布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沿海各省均可见到。
中国沿海的带鱼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类,北方带鱼个体较南方带鱼大,在黄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鱼汛,秋天结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鱼汛,南方带鱼每年沿东海西部边缘随季节不同作南北向移动,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东海带鱼有春汛和冬汛之分。带鱼产卵期很长,一般以4月~6月为主,其次是9月~11月,一次产卵量在2.5万粒~3.5万粒之间,产卵适宜水温为17℃~23℃。
种群分类
叉尾深海带鱼(拉丁文名:Benthodesmus enuis)
卜氏窄头带鱼(拉丁文名:Evoxymetopon poeyi)
条状窄头带鱼(拉丁文名:Evoxymetopon taeniatus)
沙带鱼(拉丁文名:Lepturacanthussavala)
降头带鱼(拉丁文名:Tentoricepscristatus)
短带鱼(拉丁文名:Trichiurusbrevis)
日本带鱼(拉丁文名:Trichiurusjaponicus)
生活习性
带鱼游泳能力差,白天浮在海水中层,晚上就降到海底。静止时头向上、身体呈垂直,只靠背鳍及胸鳍的挥动,眼睛注视头上的动静,若发现猎物时,背鳍就急速震动,身体弯曲,扑向食物。带鱼具有结群排队的特性,每年春天回暖水温上升时,带鱼成群游向近岸,由南至北于生殖回游,是为捕捞季节;冬至时,水温降低,带鱼又游向水深处避寒。
食性
带鱼全年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60余种, 鱼类和甲壳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带鱼的食物组成存在季节差异,春季以细条天竺鲷、 磷虾和带鱼为主要食物; 夏季以带鱼、 磷虾、 糠虾和刺鲳为主要食物;秋季以口足类幼体、 七星底灯鱼和竹荚鱼为主要食物; 冬季以带鱼、七星底灯鱼、小带鱼和糠虾为主要食物。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并不明显( P>0.05) , 秋季最高,夏季最低; 各个季节的主要饵料类群组成存在差异, 鱼类饵料的重量百分比均最高; 饵料多样性指数季节差异并不显著(P>0.05) , 秋季最高,冬季和夏季较低。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 东海带鱼的食物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由过去以磷虾为主转变为以鱼类为主,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同类相食的现象。
价值
药用价值
【药名】带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iurus haumela (Forskal)
【归经】胃经
【功效】补虚;解毒;止血;养肝;
【主治】病后体虚;产后乳汁不足;疮疖痈肿;外伤出血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性味】味甘;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鱼肉煎汤或炖服,150-250g;或蒸食其油;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鱼鳞适量,敷患处。
【出处】《中华本草》
《食物中药与便方》:带鱼,滋阴、养肝、止血。急慢性肠炎蒸食,能改善症状。
《药性考》:带鱼,多食发疥。
《随息居饮食谱》:带鱼,发疥动风,病人忌食。
有补脾、益气、暖胃、养肝、泽肤、补气、养血、健美的作用。
有效成分:每100克带鱼肉中,蛋白质有19克,脂肪有7.4克,其他营养成分未见特色。带鱼的鱼鳞中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纤维性物质(硬蛋白中)、6-硫代鸟嘌呤等有效成分。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益血补虚。
保健功能:带鱼为高脂鱼类,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和烟酸、钙、磷、铁、碘等成分。。
开发现状及前景: 1986年日本的岸田忠昭教授指出,带鱼鱼鳞硬蛋白中含有的纤维性物质,可以抑制胆固醇,也可以抗癌。
带鱼肉厚刺少,营养丰富。有补脾、益气、暖胃、养肝、泽肤、补气、养血、健美的作用。适合体虚之人如头晕、 气短、乏力、 营养不良者食用,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所以,胃口不佳的人, 可以考虑在夏天多吃些带鱼。
鳞的价值
其实所谓的银鳞并不是鳞,而是一层由特殊脂肪形成的表皮,称为“银脂”,是营养价值较高且无腥无味的优质脂肪。该脂肪中含有三种对人体极为有益的物质: 
  一、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同时可以增强皮肤表面细胞的活力,使皮肤细嫩、光洁,使头发乌黑光亮,是难得的美容秀发产品。 
  二、卵磷脂。可减少细胞的死亡率,能使大脑延缓衰老,被誉为能使人返老还童的魔力食品。 
  三、6—硫代鸟嘌呤物质。该物质是一种天然抗癌剂,对白血病、胃癌、淋巴肿瘤均有防治作用。
营养价值
带鱼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不饱和脂肪酸、磷、钙、铁、碘等多种营养成分。带鱼性温,味甘,具有暖胃、泽肤、补气、养血、健美以及强心补肾、舒筋活血、消炎化痰、清脑止泻、消除疲劳、提精养神之功效。 
带鱼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实为老人、儿童、孕产妇的理想滋补食品,尤其适宜气短乏力、久病体虚、血虚头晕、食少羸瘦、营养不良以及皮肤干燥者食用。此外,孕妇吃带鱼有利于胎儿脑组织发育;少儿多吃带鱼有益于提高智力;老人多吃带鱼则可以延缓大脑萎缩、预防老年痴呆;女性多吃带鱼,能使肌肤光滑润泽,长发乌黑,面容更加靓丽。
带鱼的DHA和EPA含量高于淡水鱼。DHA是大脑所需的营养物质,对提高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加之带鱼含有丰富的卵磷脂, 使其较一般淡水鱼更具补脑功能。EPA则俗称血管清道夫,对降低血脂有益。带鱼中丰富的镁元素也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带鱼肉质细腻,没有泥腥味,不论鲜带鱼还是冻带鱼都易于加工并可于多种食材搭配,常见做法有清炖、清蒸、油炸、清蒸、红烧,也可以做干锅、火锅以及多重西式、日式料理。鱼肉易于消化,是老少咸宜的家常菜谱。 
价格行情
品种 批发市场 最高价 最低价 大宗价
带鱼 广东江门水产市场 22 21 21.5
带鱼 石家庄桥西水产市场 20 13 16.5
带鱼 山东威海水产市场 13.4 9 12
带鱼 南京惠民桥水产市场 60 30 44
带鱼 合肥周谷堆水产市场 16 6 11
带鱼 城北回龙观水产市场 24 21 22.5
带鱼 北京八里桥水产市场 40 20 30
带鱼 北京新发地水产市场 38 28 33
带鱼 北京岳各庄水产市场 20 16 18
大带鱼 山东威海水产市场 60 50 56
大带鱼 青岛城阳水产市场 48 16 36
大带鱼 长沙马王堆水产市场 36 32 34
大带鱼 江苏凌家塘水产市场 24 16 20
大带鱼 新疆北园春水产市场 27 25 26
小带鱼 山东威海水产市场 24 20 22
小带鱼 江苏凌家塘水产市场 15 8 14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 
 
打赏
0相关评论
 
相关信息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电脑用户注册支付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9009352号-1